为师当廉洁——“廉洁教育”之我见(原2018年3月3日发布)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杨伟根
前年暑假,园区教育局组织了德育干部培训,现场聆听了杨瑞清校长的师德报告,大家都被他那种“勇于奉献,甘做‘傻瓜’”的精神所震撼。回到家中,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杨校长不正是教育战线上廉洁治教、勤政廉政的楷模吗?!
记得曾经在电视上看过连续剧《殷雪梅》,十七集的连续剧我一集也没落下,殷雪梅老师教书育人的平凡事迹和舍己救生的英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在报纸上看到,江苏省将殷雪梅的事迹列为重要的“廉政成果”标以“执政为民,勤廉风范”予以展出,更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鞭策和期望。
自教育部门下发了《关于全面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实施意见》以来,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并由德育处牵头,深入开展了“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下面,本人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周”,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有人说学校是个清水衙门,教师能搞出什么腐败的名堂呢?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你仔细品味一下我们某些教师的一些行为之后,会让你大跌眼睛,在我们的教师中吃请者有之,收礼者有之,有偿补课者有之,乱收费者有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微不足道的“小腐败”,会衍生出好多学生将来的“大腐败”——教师腐败是源腐败,师德崩于“礼”,贻祸是无可估量的!
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关于全面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大力弘扬廉政文化,促进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探索适应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的廉洁教育途径、政策措施及运行机制,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有机渗透廉洁内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廉洁意识,培养青少年学生识别腐败现象的能力。要教育学生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做一个诚信、正直、守法、清廉、有责任心的现代公民。小学阶段的廉洁教育要立足于榜样、立志,定位于辩析、养成。学生的榜样在哪里呢?不就是我们这些教师吗!不就是我们学校里每天平凡的教育工作吗?
廉洁即清廉、洁白之意,与贪污相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大维”、“仕者之德”和“人生大纲”。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为人廉洁,要求做人清介自守,这是基础。二是为官廉洁,要求廉洁奉公,这是对为官的基本要求。廉洁虽有层次上的不同,但是,它有“仕者之德”。教师作为肩负社会育人大任的工作者,虽不能算做“仕”,但也是国学侍职之人,无论是为民还是为官,都应当以廉洁是也。廉洁从教导对教师品行和作风方面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廉洁是师德树立的根本前提。所谓师德说到底就是做人之道,为真为善为美之道。“道者教之本也”。教师为师立教必须遵循做人之“道”。树立高尚的教师道德风尚,一则“民知教学”、二则“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可见,师德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为师之道,重在德行人品及修养。为师执教要保持师德的高尚和纯洁,清廉自学,廉洁从教。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教则立。
廉洁公正是为师立教的根本。立教即立身于教育岗位,并能在教育岗位有效开展教育,教师劳动是一种文范性劳动,在一定定义上这种示范是教师人格的示范。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人格上的任何不完善,都会严重地影响教师的声望和威信,进而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为师立教当看重养德修身为人师表,特别是廉洁方面,这是为师立教的根本。
廉洁从教,不仅教师有效对学生教育具有良好人格条件和内在基础,而且对社会风尚文明熏陶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言行对社会风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廉洁从教的行为因此便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如果执教不廉,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还会带来许多人价值观的遗憾甚至习染学生或他人使不良风气蔓延。如果教师廉洁从教,不仅使行风清政,学子尚德,而且能重施世人道德,净化世人灵魂,净化社会风气。可见廉洁从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教育公正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也是对教师一种重要的道德要求。教师之公正是立身立教之本,是为学生所敬、所信、所教之根,而教师廉洁是教师公正之身确立之大维。廉洁才能保持公正,公正才能省身,教廉洁而抵制不良风气,才能因化廉洁公正之品性,廉洁公正,才能强化抵制不良风气之能力,是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清廉教育所需要的。
教师要做到清正廉洁,就要安于乐教,甘于奉献,不能为社会上的金钱诱惑所动,要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完成,不能把它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来看待,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师风和教风,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思想和团队意识,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管理好每一个班级,在学校里要形成“四育人”的良好风尚,即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领导管理育人,学校环境育人。
教师要做到清正廉洁,要用真爱去关心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倍的关爱和呵护,不能有“亲”、“疏”之分。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每一位同学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岗位目标管理紧紧地联系在一体,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实施“阳光工程”,对于自己负责的部门工作,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做到办事公开,实行阳光作业,对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职工普遍关注的学校收费、财务收支、财产的添置与使用、评先评优、职称聘用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适当的形式及时公开,接受监督。
总之,师德,师之道德,师德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廉洁从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永远用高尚的行为规范去影响学生,永远做一位学生喜爱的人民教师。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