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丞师训·名师工作坊】数智赋能读写融浸 5G助力素养提升 ——记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融浸读写工作坊研讨及语文学科校际联合教研活动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强校际协作共进,3月21日,在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学科校际联合教研活动,车坊实验小学融浸读写工作坊、东沙湖小学语文工作室、第三实验小学5G支撑下“双减”“双新”时域的促进儿童阅读素养提升的研究项目组成员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来自三所学校的教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老师们紧扣“数智赋能阅读表达素养”主题,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呈现出一堂堂生动活泼、高效创新的语文课。
车坊实验小学张志峰老师执教《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抓住动作描写这个读写融浸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动作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中的妙处,迁移实践运用写法,再结合名著原文比照品读,读写随行,交汇融合,语言和表达方法得以逐步内化。
第三实验小学衣振东老师执教《白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理清了文脉,深刻体会了白鹅的特点,感受课文的情感和语言特点,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第三实验小学沈倩雯老师执教《猫》,通过精彩的图片展示和细腻的文本赏读,让学生们仿佛亲眼见到了猫的可爱与灵动,课堂生动有趣。
东沙湖小学田笑天老师执教《军神》,在品读语言的实践中,重现了刘伯承元帅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
车坊实验小学王文婷老师执教《刷子李》,以“侧面描写”为突破口,带领学生在经典文本中探索人物塑造的艺术密码。课堂上,学生通过深度品读课文,领悟侧面描写的表达逻辑与语言特色,教师搭建“观察-迁移-创作”的实践路径,引导学生以生活为蓝本,运用习得的写作策略对身边人物展开创意表达。
东沙湖小学何梦瑶老师执教《表里的生物》,围绕“发现”这一关键词,设置了多重学习活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爱思考、善于探究的特点。
课后,执教老师与听课老师齐聚一堂,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热烈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肯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也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对数智赋能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研讨结束后,车坊实小信息中心俞爱玲主任、三实小余安妮老师、东沙湖小学张梦池老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微讲座,结合实例,为老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更专业的理论指导。
车坊实验小学副校长、融浸读写工作坊主持人敬文君进行了总结。敬校长指出,读写结合是新课标一大特色,各学段任务群中对读写有明确的定位,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读写交融共生,从而实现阅读表达核心素养同步提升。她同时强调,数智赋能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实践中要立足语文教学本质,适切地运用技术助力教与学方式转变,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本次校际教研活动,聚焦阅读表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继续探索创新,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徐静云 图片:融浸读写工作坊
一审一校:姚晓佳
二审二校:石华琴
三审三校:敬文君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