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教师发展>详细内容

教师发展

【朗丞师训·名师工作坊】科学教研绽新蕊 探究创新育英才 ——记车坊实验小学创想无限科学工作坊暨科学学科校际联合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1 12:24:32 浏览次数: 【字体:

【朗丞师训·名师工作坊】科学教研绽新蕊 探究创新育英才

——记车坊实验小学创想无限科学工作坊暨科学学科校际联合教研活动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这春意渐浓的时节,为深化科学教育改革,落实探究实践与创新思维培养,4月11日,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联合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以创想无限科学工作坊为平台,开展了一场聚焦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校际教研盛宴。三校科学教师共研共进,以课堂为土壤,播撒科学思维的种子。  

活动伊始,来自三所学校的青年教师们紧扣“落实科学探究,培养创新思维”主题,并以“真问题、深探究、开放式”为共性,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实践。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王菲老师执教《产生气体的变化》。她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陈塘关大火的场景切入,引发学生对气体产生的好奇。接着她引导学生分组混合常见固液物质,观察气泡产生并讨论气体收集方法,通过问题链引导深入探究气体性质。课堂最后聚焦社会责任,讨论二氧化碳的用途与危害,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整堂课以学生“做思议”为核心,教师角色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培育。

3dde8306dffc4b9f8bd7fdc1124acea7.jpg

2894e90413d74becb2f64893944aad77.jpg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王美欧老师执教《野生动物大迁徙》。王老师开门见山,直击本课的主角“角马”,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角马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王老师提供角马迁徙的相关资料和地图,指导学生分析资料绘制角马迁徙的路线。最后,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的角度去分析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迁徙,初步建构物体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与用途以及自然界中的稳定与变化的动态平衡。节课以学为中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b8dd21067d83408091809575425f8809.jpg

73e989980762498883027ced22cbc395.jpg

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夏腾运老师执教《岩石、沙和黏土》。他指导学生通过团球、涂痕等实验,对比岩石、沙和黏土的颗粒大小、黏性等特征差异,在动手实践中培养科学观察能力。夏老师巧妙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寻找证据并推理论证岩石如何经过风化作用逐渐破碎,最终形成沙和黏土的自然过程。整节课以观察-实验-推理-论证为主线,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这种基于证据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形成了用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现象的思维习惯,为培养未来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1ab038f2c8854429a53d986e302e8df2.jpg

ff68ad362a0243029e28c6a8a590503b.jpg

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戴佳乐老师执教《绿萝的扦插》。她创新采用“问题-实践-迁移”的STEM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生物学、工程学与数学思维。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无茎节扦插失败案例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茎节作为“生命密码库”的关键功能。在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平切与斜切实验,结合数学测量分析吸水面积差异;并利用奶茶盖、泡沫板等生活材料,自主设计茎段固定装置,在实践中培养工程迭代思维。整堂课贯彻“三真”教学原则:以茎节功能为真问题、扦插操作为真实践、观察记录促真成长,实现了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的深度整合。这一创新课例不仅构建了小学阶段生命科学教育的新范式,更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5595c266599f42509efe1eb87c694700.jpg

1c2da0a4e85b4adf8b9ee1408bc44c0b.jpg

课例研讨环节,执教教师与听课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课程教学展开热烈探讨。大家畅所欲言,不仅肯定了执教老师的亮点表现,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改进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对于“落实科学探究,培养创新思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7133c0d0499746738be37b6238fc3927.jpg

c3cedd5abc614005a6e53888a611adbb.jpg

904987fa543e404d8eb3a9afe7e5aa25.jpg

研讨结束后,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刘亚男老师、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管静老师及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张雨芬老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微讲座。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刘亚男老师作《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题微讲座,她指出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还是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师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可以制定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学、实践活动等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c27f87f5bebf48c6b1a30e9ef5fcdb1b.jpg

苏州工业园区文景实验学校管静老师作《“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的校本实践》主题微讲座,她指出“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接着她“溯源”“重构”“反思”三个维度,分享文景实验学校在“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76394c949ae24562b0fdd37462320f76.jpg

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张雨芬老师作《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模型建构教学实践》主题微讲座,她聚焦科学课程中的模型建构与科学思维培养,结合课程标准,分析模型建构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并以《光的传播》教学案例为例,展示课堂中的模型设计、验证与优化过程。同时,她还分享相关策略,助力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为科学教育创新提供启发。

2e4dea292b674dbab3687111158a59fc.jpg

活动尾声,车坊实验小学创想无限科学工作坊主持人陶洪老师进行了总结。陶老师指出,在科学教育中落实探究实践、激发创新思维,教师需构建“探究-反思-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真实问题情境为纽带,将假设设计、数据论证、结论修正等探究环节串联为闭环,同步嵌入观察量表与反思日志等评价工具,促使学生在“做中学-评中思-创中悟”的螺旋上升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迁移的创新素养。

84bf57bc5bd4487d94693833d0b0b775.jpg

暮春教研暖,创新正当时。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园区科学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深刻理解,更勾勒出“落实科学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的实践蓝图。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教师们必将今日所思转化为明日所行,让科学课堂成为滋养创新思维的沃土,培育更多敢想、会创、能行的新时代英才。  

撰稿:陶洪

图片:陶洪、刘亚男

                   编辑:陶洪

一审一校:陶洪

二审二校:石华琴

三审三校:敬文君

 



终审:陶洪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