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丞师训·名师工作坊】文海探新 教路寻真 ——记车坊实验小学润泽语文工作坊参与四校联合习作教学研讨活动
为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理念,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改革实践,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娄葑学校、车坊实验小学、新城花园小学于5月27日下午共同开展“文海探新 教路寻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四校联合教研活动。通过习作课例展示、专家微讲座等形式,研究习作任务设计策略与评价新方法。车坊实验小学润泽语文工作坊两名成员带来精彩的课例。
班金红老师执教四下《故事新编》,以经典寓言《龟兔赛跑》为切入点,通过“猜故事”活动迅速调动学生兴趣。课堂紧扣“新编”主题,层层递进: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编”的内涵,明确创作方向;随后以“乌龟又赢了”为固定结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想象新颖有趣的情节。学生设想“兔子会充气”,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故事,引发课堂笑声。创作环节,她引入“提纲评价表”,组织学生互评故事框架,既强化写作逻辑又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后的“妙笔生花”环节,学生聚焦故事高潮部分精雕细琢,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个性化表达。整堂课将经典与创新结合,实现了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双提升。
罗静老师执教二下《大自然中藏问号》,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探索自然的思维之旅。课堂以“周末活动”为引,巧妙关联生活经验与自然观察。教师提供“为什么、哪儿、谁”等疑问词支架,学生借助“学习单”对自然现象展开天马行空的提问,如“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树叶秋天变黄是在和太阳告别吗?”充满童趣的提问展现了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小组合作抽取“任务卡”环节,学生围绕指定事物多角度提问,同伴间通过“点赞评价卡”互评,课堂氛围活跃有序。这种“观察—提问—表达”的教学闭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语言组织能力。
屠忻悦老师结合两节课例以《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习作教学实践》为主题展开讲座,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教学策略,强调通过完善评价标准、拓展评价主体和方式,以及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屠析悦老师认为,完善评价标准是基础,教师需结合学情和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分层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明确写作要求。其次,拓展评价主体和方式,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并引入家长或社会资源参与评价,同时利用多元化的评价工具,如量表、档案袋等,全面反馈写作表现。最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通过正向反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引导其针对薄弱环节改进提升。
本次四校联合习作教研活动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写话和习作能力,发展了学生语言建构与思维提升相融合的写作素养,真正实现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润泽语文工作坊也将继续以四校联合教研活动为契机,推动教师在教学设计创新、课堂实践优化、学科素养提升等方面实现协同成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研联动、专业共进”的发展新格局。
撰稿:润泽语文工作坊
摄影:润泽语文工作坊
一审一校:姚晓佳
二审二校:石华琴
三审三校:马彩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